作者:侯文君
出品:婚姻與家庭雜志(id:hunyinyujiating99)
看完心理咨詢師和丈夫的日常后,你是不是也和小婚家一樣,對經營好婚姻更有信心了呢?!
——小婚家
身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免不了給各種來訪者,或者在各種培訓課堂中,講述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眾多難題,比如夫妻吵架怎么辦?情感淡漠怎么辦?婆媳矛盾怎么辦?
講得多了,自然會有好奇的學員來問:“老師,您懂這么多,您家里一定沒有問題,非常完美吧?”
關于這個話題,我想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完美不可能,但好在心理學提供了不少念好經的法門,供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01
當修煉的嫁給純白丁,
我是治呢還是忍呢?
做了心理咨詢師,每天都在和生活中眾多難題、不如意打交道,聽得多了、見得多了,心里難免感嘆人生不易,每一刻都是不同的試煉。
然而職業(yè)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心理咨詢師也還是要吃飯睡覺結婚過日子的。
不同的是,從談戀愛開始,車房存款就不是我心中的首要指標,占據(jù)第一要位的必須是——心理健康。
于是,就有了第一次見面不聊風花雪月,而是深談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童年成長經歷、父母性格特點,外加游戲性質的催眠考察……
不知道我先生當時是什么感覺,我現(xiàn)在回想都有種分外生猛的汗顏感。
不過好在兩個人看對眼走進了婚姻,這日子過起來我才明白:原來,所謂的世間大公就是人生要經歷的都會經歷一遍,不論你高低貴賤,還是職業(yè)為何。
記得婚后不久,我和先生外出就餐,先生駕車穩(wěn)穩(wěn)地停在路邊,就在在我解安全帶收拾手機背包的瞬間,先生居然麻溜地熄火、下車、鎖門……完全無視我的存在,一路飄然而去。
這一刻,坐在車內的我一臉蒙,開始升起各種念頭:他雖然已經轉為已婚身份,但心理上顯然還停留在未婚狀態(tài),這和他獨生子的成長環(huán)境有關嗎?和他父母曾經兩地的相處模式有關嗎?和他……
哎呦,還分析啥啊,我這一肚子火反應過來之后,立刻開始猛烈地敲打車門,同時大聲喊叫著。
先生飛奔著跑回來,自己尷尬到不行。可想而知,這頓飯是如何吃下肚的。而我內心一直糾纏的念頭就是:他這心理問題,我是治,還是忍?
在我選擇“治”的那段日子,我們的婚姻經歷了激烈的磨合期,我才知道,我習以為常的情緒表達,在他看來總有些“小題大做”:
當他屢次把屬于我的各種東西當做垃圾處理掉,害得我找不到時,我一遍遍告誡自己,他的心理身份還沒有完全轉換。只有這樣,我才能遏制住內心那個小女人去懷疑他不愛我、不尊重我;
當我對他的某些生活習慣提議稍作修改時,他很難分清什么是對事不對人,叫囂著我不夠愛他,爭吵的話題越扯越遠,我費盡心力也無濟于事;
當我回避南北差異,遷就變成習以為常時,他居然開始點評北方的各種缺點,完全無視我已經一萬點受傷的內心……
我終于開始懷疑我給人家講了那么多心理學原理、心理學方法,究竟是不是一場空談?!

02
說得好,不如做得到,
婚姻原來是一場更好的修煉
不到一年的婚姻生活卻讓我記得明白什么是“知易行難”,知與行之間,才是人生真正的修煉。
心理學揭秘了人類內在種種隱秘的真相和規(guī)律,并不是僅僅用來知道和說出來的。
當我仗著職業(yè)身份,各種講科學、擺道理、偽分享,換來的只是先生的抵抗、否定,甚至疏離。
夫妻關系就像一架天平,沒有誰可以高于對方,做指點對方的老師,角色錯了,關系也就跟著錯位,生活必然波瀾不斷。
于是,我放下張口閉口的心理學,少說多做,真正赤誠地體驗一把我學到的那些到底管不管事兒。
由于我們是閃婚,婚前我父母并不了解先生,種種擔憂使得二老和女婿間的關系總有些疙瘩。
比如:先生下班后,我母親就會抱怨怎么連棵菜都不買,一點兒不懂照顧家里,若先生飯后在沙發(fā)上休息,母親又會擔憂,這在家一副翹著腿的大爺作風,以后怎能信賴他照顧女兒……
負面情緒攢的多了,終于爆發(fā)出來,雖然清楚母親是在為我抗爭,但我也很清楚,原生家庭對新家庭介入越多,新家庭必然越不穩(wěn)定。
因此,我安撫住母親,并堅定地維護了先生在新家庭里男主人的地位,認可了他的各種付出和貢獻。
入夜,我淡淡地對先生說:“我們兩個才是要攜手一生的人,在我父母面前,我永遠會站在你這一邊。”
先生顯然并未料到我會如此做法,他拉住我的手,也保證道:“我理解老人的心態(tài),我也會努力做好,贏得他們的認可,讓他們放心把最珍愛的女兒交給我的。看我的行動吧!”
有趣的是,當我生了孩子后,公婆趕來照顧我們生活,先生居然很自然地遵從了我對待他的原則,在必然會發(fā)生的一些我與公婆的小矛盾面前,先生溫和而堅定地選擇了維護我、支持我。
這種貼心的做法,也無形中讓我更加耐心、溫和,以及以理解包容和尊重回饋公婆。
若干年后回顧這一路走來,如今血脈相融、親近和睦的日子,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礪中慢慢形成的。而所謂秘訣無非是少講道理、多做實事,我也在婚姻這場修行中愈加成熟和有力。
一次,導師見到我,笑著說:“結婚讓你更好了。”我發(fā)自內心燦爛地笑著。

03
三招吵架大法:
讓你的愛人笑如春花般燦爛
記得我又一次懷孕臨產的最后一周,先生邊開車邊和我商量準備周末抽空回老家,去接公婆來照顧我。
我一聽就急了,因為眼看自己就要生了,他們一走好幾天,萬一我生了,誰送我去醫(yī)院、照顧我呢?
也許是孕期身心本身就敏感異常,我話未出口就先哭了起來,邊哭邊指責先生都這會兒了,還想著回家給自己放假、到處玩,一點兒不擔心我、不知道照顧我……
等我說完,先生一副心累的表情:“唉,真扯遠了,我就是沒想到那么多。”
我還在情緒中,繼續(xù)不依不饒:“沒想那么多,還不是等于沒想著我唄……”
就這樣,一直到回家我慢慢平靜下來,將心比心站在先生的角度體會了一下,雖然心情上難以接受,但作為偏理智的男性,先生也不是第一次“顧慮不周”,好在他的優(yōu)點就是“知錯能改”,接納溝通啊。
看來我們倆的想法又沒在一趟線上,我想著應該全家圍繞我、照顧我,先生按照習慣計劃回家怎么也得稍作停留,其實,都談不到錯。
第二天早晨,先生已經像個沒事兒人似地站在衣柜前系領帶,我坐在床沿,想著是“算了呢”,還是要堅持說清楚。
最后,還是決定清楚更重要。“我昨天誤解你了,你其實是真的沒想到那么多,并不是不愛我或者不在乎我,我現(xiàn)在理解了。”
我話音未落,只見先生停下系領帶的手,扭頭沖我,一瞬間笑如春花般燦爛。
這大概就是心靈得到理解和撫慰后最美好的反應。而我亦心暖如夏,一個女人可以讓她的愛人笑如春花般燦爛,不亦為幸福的極致。

如今結婚9年,我們的經歷也足夠寫上半本書了,風雨歷練之下,還能每次看到彼此時有怦然心動的感覺,時不時興沖沖偷空約個小會,晨起一刻自然的擁吻偎依,不得不感嘆生活待我不薄。
當然,這其中還要感謝心理學給予我的處事智慧,讓我能夠總是懷抱信心去應對生活層出不窮的問題、困難。
而家里的變化也實在暖心:
沒有說教的影響變成了我們自然的家庭生活模式,當我無限耐心的應對孩子的成長,先生也變成了孩子的知心老爸;
當先生堅持每日晨練、飲食葷素平衡,我也告別了唯肉食主義和睡到叫不醒;
當我衣食住行總是先考慮長輩,孩子們很自然學會了把好吃的先遞給爺爺奶奶;
當先生和我最常待的空間是家里的書房,孩子們潤物無聲地愛上了閱讀。
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始終堅持的幾個原則:
第一,不怕爭吵,不回避問題,最糟糕的做法就是無數(shù)次“算了吧”之后的總爆發(fā)。我們遇到任何問題,都坐下來談,站起來吵也要抓住核心矛盾、不跑題;
第二,吵架兼顧客觀和心理。很多夫妻沖突其實是利益出發(fā)點不同,想法視角不同而已,彼此沒理解,再加上些誤解,爭吵在所難免。因此,我和先生吵架不管多激烈,內心都本著一個原則:把誤解說清楚,表達需求,理解情緒。
第三,不固執(zhí)武斷、不以偏概全、不以傷人泄憤。
這三點做到可以說等于給夫妻關系上了保險。
本著接納問題必然性的心態(tài),我們的每一天都在風浪中持續(xù)前進。
《致每個媽媽,全世界欠你一個好覺》
獲獎名單:
價值169元的小趣靠墊枕:
1.周翕如 2.尛尛 3.劉亞平
價值89元的習慣訓練杯:
1.文靜 2.艾儂 3.亞男 4.霍琛布魯茨 5.水木Tatoo-馮冰
恭喜以上8位,請今明兩天及時將聯(lián)系方式發(fā)給小婚家,否則將視為自動棄權嘍!快來,獎品馬上飛起來!
關于作者:侯文君,香港愛動力心理科學研究院四川分院副院長。
小婚家還為你準備了更多好文章哦,點點看↙↙↙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