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那樁《大連13歲男孩強奸拋尸事件》,至于為何會讓我耿懷至今,大概是那“不追刑責”四個大字吧。而最近,又再出現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后拋尸的慘案!
4月18號,安徽宣城警方通報了一起讓人毛骨悚然的殺人案件:殺人者是13歲的男孩,被害的女孩卻只有10歲。

本文首發于公眾號:小玩童服務站
據最新的通報顯示,被害人與嫌疑人是堂兄妹關系。同村一知情人稱女孩很可憐,從小性格老實,其母親常年不在家。據悉,郎溪縣公安局稱案件已移交上一級公安機關辦理,具體案情暫時不便透露。
又一起未成年人殺人案發生了。我們不揣測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但犯罪低齡化,是我們最該關注的話題。
2018年12月,湖南省沅江市12歲少年,持刀瘋狂地殺害了自己的母親,事后淡定地說:“我殺的又不是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學校不可能不讓我上學吧”;2018年9月,陜西神木市6名未成年人,逼迫一名15歲的少女賣淫,因為嫖客不滿意,毒打女孩數小時,導致其死亡,分尸后拋棄在荒野;2012年,廣西河池13歲女孩因嫉妒同學比自己漂亮,將其約到家中,殺人碎尸?!?/blockquote>一樁樁十幾歲孩子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背脊發涼。
不過最讓我影響深刻的還是那樁《大連13歲男孩強奸拋尸事件》,至于為何會讓我耿懷至今,大概是那“不追刑責”四個大字吧。
在這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中國刑法:
在加害人如實供述殺害事實后,如無特殊原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將罪犯繩之以法,是對被害人及其家屬能夠給予的最大慰藉。但在這個案件上,《未成年保護法》卻給了我們重重的一棒!
大連警方相關負責人回應:
由于加害人未滿14周歲,不予追究刑事責任,而是收容教養三年。
對于這樣的處理結果,很多網友難以接受,紛紛要求嚴懲,稱“未成年不是犯罪的保護傘”。
因為此案中,男孩表現出的殘忍和冷血,可怕得令人不敢相信:殺害時女孩后腦、頸部多達7刀的傷口,殺害后從容自若的拋尸,案發后明目張膽的群里炫耀!
這一幕幕讓我們不禁感嘆:我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正如網友所說,這哪里是祖國的花朵,這簡直就是“食人花”?。?/p>
左一為13歲行兇男孩,身高170+,體重70公斤,體格幾乎與成人無異 對于孩子,我們愿意賦予他們人類所有最美好的詞匯。
孩子是天使,沒錯,他們有天使的一面;
但別忘了,如果缺乏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他們也有可能成為惡魔。
/01/ 守住教育的底線,不要無底線地縱容
成長早期,孩子根本意識不到外界的規則,所有的認知以自我為中心,一切行為的目的都是滿足自我的愿望。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論”將這一階段定義為“前道德階段”。
這時候,父母對孩子的引導至關重要。
————————–
你有妄想癥吧?長這么丑,誰稀罕摸你屁股啊? ——2018年上海迪士尼打人事件
事件還原:
一小姐姐在上海迪士尼游玩時被一個8歲男孩碰了一下屁股,小姐姐說了那個男孩兩句,男孩的媽媽當場炸了,對著小姐姐是又打又罵,同行女子也上前指責,聲稱“碰到了就碰到了,你叫喊啥…”隨后一起罵人、打人。事件一經發布就迅速發酵,評論一面倒的指責打人女子。
網友評論:
小孩子可能是無意碰到的,但是這個媽媽的行為其實是告訴了孩子,即使你是故意摸的也有當媽的給你撐腰,流氓就是這么教出來的。當孩子已經突破了教養的底線,請不要再無底線地縱容下去,否則他只會越陷越深!
《伊索寓言》中,那個被判死刑的小偷,在臨死前都在怨恨他的母親:
“我小時候小偷小摸,把偷的東西帶回家時,她不但不懲罰我,還笑著說別讓別人看見,就是因為她,我才落到今天這樣的下場。”
是呀,如果在孩子第一次小偷小摸的時候,嚴厲制止他,怎么可能會淪落到死刑的下場呢?
/02/ 言傳身教,給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董卿在節目《面對面》中說了這一句話:
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個怎樣的人。球星C羅的兒子迷你羅已經9歲了,與杰出的父親相比,迷你羅絲毫不遜色。
在尤文圖斯U8預備隊的一場比賽中,尤文以6-0大勝對手,其中迷你羅就貢獻了4個入球,表現得比他父親還出色。
要知道,C羅對自己的要求本就苛刻,正是這樣,他才能成為迷你羅最好的榜樣。
孩子成長中,學校教育是其次,父母教育才是關鍵。
著名作家托爾斯泰先生說:“所有教育,或者說99%以上的教育都要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的端正和完善上”。
從父母身上,孩子不僅模仿他們的人生態度、學習習慣、生活方式等,而且在父母的權威影響下,變得越來越“像”父母。
/03/ 讓愛與規矩并存
相對于荀子的 “人之初,性本惡 ”,我更愿意相信孔子的 “人之初,性本善 ”。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而后,他生存的環境開始給他上色,他的環境是什么樣的,他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
面對現社會犯罪低齡化現象,我們可能要做的不是著急送某個個體去伏法,而是尋找整個群體背后的原因,找到保護孩子的方法。
漫漫人生,我們需要把愛和教養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我們更需要把對生命的敬畏、感恩和尊重植入他們的心中,讓他們珍惜生命,自己的,更包括別人的。
?看完兩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我想請你幫我2個忙:
1. 點贊,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 -_- )
2. 關注我 @小玩童,讓我們成為長期朋友
公眾號:小玩童服務站,有3000+繪本閱讀資源可在線閱讀全文,還有親子游戲、手工、實驗等。給孩子高質量的玩學陪伴,與你同行。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