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公司之間為了搶奪生意,價格戰是最常用的手段。
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
今年5月,以蘋果裝飾為首的多家裝飾公司全國性“淪陷”,清遠的蘋果裝飾子公司也在其列,離去年6月公司成立還不到一年時間。目前,該清遠公司拖欠了供應商貨款超120萬元、工人工資超20萬元、還有幾十戶業主的工程爛尾,甚至有的還沒動工。這些裝飾公司多是披著全國連鎖大公司的“嫁衣”而來,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些大型連鎖裝修公司一時間大面積閉店?清遠業主如何選擇家裝公司才能避免此類風險?
有律師建議,業主在選擇裝修公司時,還要多跑腿,多方考察選擇更好的裝修企業。主要從商譽、過往投訴情況、所用材料、工藝標準等方面了解企業經營狀況。消費者不要被有悖常理的“低價套餐”吸引,業主在與裝修公司簽訂合同時,應該明確約定付款方式,可按照工程進度付款,從而降低風險。
●南方日報記者 黃劍琴
“低價套餐”惡性競爭的結果
雖然家裝門檻低,受房地產業發展影響,清遠家裝行業起步晚,最早的連鎖性家裝企業2000年后才出現。近年來,在房地產行業的帶動下,清遠家裝行業如火如荼,尤其是以互聯網概念為特色的家裝企業更是異軍突起涌入清遠市場,也加劇了行業競爭。
家裝公司之間為了搶奪生意,價格戰是最常用的手段。還有很多新進的互聯網家裝企業以近乎免費服務的商業模式來搶奪客源。
對于蘋果裝飾事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內人士表示:“低價只能作為企業發展的噱頭,不能作為長期發展的手段,蘋果模式過渡擴張,甚至將業績讓步于成本,決定了其‘短命’的結局。”
家裝過程涉及銷售、材料采購、施工、管理、售后等多個環節。近些年家裝市場的競爭激烈,部分企業把家裝鏈條中的重心放在“銷售”這一環,供應商為了獲得家裝公司業務往往采取先供貨、后付款的合作模式。
在廣清大道附近經營防盜網、紗窗生意的小廖就深有體會。“我們是小本經營,店面的位置也不是很好,主要還是跟一些裝修公司合作,都是先供貨后付款的,很少能及時結算。”小廖不得不經常在朋友圈發追討貨款信息,尤其是年底。
據了解,一些家裝公司為了贏得更多客源,往往會采取以低報價的方式進入市場,獲得簽單后,要求業主支付工程總造價30%甚至更多的定金或裝修首付款,來維持公司正常運轉。有些則為了拿到單子,直接低價切入市場。隨著工程增加,人工費和材料費的相應增加,就可能導致無法支撐運營的情況出現。
據裝飾行業人士透露,在宣傳推廣過程中,不少家裝公司打著“超低價一步到位”等極具誘惑力的口號,混淆視聽,吸引消費者合作。而一旦消費者與之簽訂合同后,后期各種增項費用紛至沓來,讓消費者直呼“上當受騙”“水太深”。加上裝修行業特性,涉及環節過多,行業日常關注度較低,業主只有買房裝修才會去了解。
大量資金實力不足、行業沉淀不夠,操作欠規范的家裝公司弊病暴露,出現資金鏈斷裂、企業倒閉、老板跑路的現象。同時,這種為攬單不惜虧本的惡性競爭,最終導致裝修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資金周轉不過來而倒閉,業主的裝修款打了水漂、供應商無法回款。
口碑和品質是裝飾企業生命
低價套餐對于剛需一族無疑十分具有吸引力。“買房掏了一大筆錢,裝修肯定希望能少付錢多辦事,更看重性價比。”業主黎女士道出了一大批受害業主的心聲。“何況像蘋果裝飾也是全國性的公司,從宣傳形象各方面來看都不錯。”
然而,對于涉及多個環節的家裝行業而言,價格并非能支撐起一個企業生存的全部。一位資深的裝修專業人士表示,他早在2014年就在湖南對當時發展勢頭很猛的蘋果裝飾有了研究。“當時我以業主身份去該公司的湖南某分公司了解,看過報價,也聽了營銷人員的介紹。”該人士說,按照報價單上看,裝修下來是沒錢賺的,讓他心里納悶的是,營銷人員重點在推介簽單后有抽獎、砸金蛋等各種返優惠,對裝修工藝、用材品質的介紹卻輕描淡寫。由此他斷言,蘋果裝飾的現行模式走不遠。
該資深人士認為,一個企業生存的法則離不開質量、客戶滿意度和利潤。其中誠信口碑和工程品質更是一個裝飾企業的生命。無論是業主還是供應商在選擇合作的裝飾公司時,都應該撥開表面的性價比、營銷包裝,而看到其最具競爭力和生命力的內核。
對于業主而言,在選擇裝飾公司除了看價格外,口碑和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家裝始終是一個龐大而繁瑣的長期服務項目,人工、建材的成本還在不斷走高,低價套餐要想長期推下去,勢必對裝修的各類資源都會有不小的壓力,如果讓品質讓步于價格,對于業主而言也是得不償失。
對于供應商、裝修工人而言也一樣,裝修企業的誠信度和行內口碑也應著重考量。據了解,目前清遠家裝行業中,供應商與裝修公司、工人都是每周結算一次,如果經常出現拖欠就應該警惕了。以清遠蘋果裝飾為例,供應商戴先生被欠了近24萬貨款,他說,之前已經察覺到該公司存在資金問題,但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裝飾公司簽單業務量也是一個參考因素。”清遠房配配裝飾負責人羅錢鋒認為,有業務量支撐,裝飾公司才能將經營成本最大化,確保盈利且能生存下去。
倒逼行業走向健康規范
在快節奏的生活時代,不少業主為了圖省事,將所有裝修事項打包交給家裝公司。一些欠缺自律的裝修公司利用業主不懂材料及合同漏洞,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嚴重影響施工質量,導致許多房子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各種質量問題凸顯。在與消費者的買賣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場監管,導致裝修質量問題頻發,爭論與糾紛不止,各種投訴屢屢曝光。
有業內人士預計,此次蘋果裝飾倒閉潮事件或將倒逼家裝行業走向健康規范。清遠目前仍沒有裝修行業協會,對規范行業、促進行業進步仍有很大空間。而家裝企業只有真正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解決價格、品質、售后等關鍵性問題才是長久之計。
事實上,清遠有的企業已經在探索裝修監管服務,通過聯合裝飾公司、銀行、地產中介等將裝修、貸款、出租整合而推出的一站式物業托管服務。
據清遠某物業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主要采用第三方資金監管的方式,確保業主裝修款安全。裝修公司、業主和物業簽訂三方協議,業主將全部裝修資金劃入物業公司的專用賬戶,物業公司提供代收代管服務,并根據房屋的裝修進度,再經過業主和裝修公司共同驗收合格后,物業公司才把相應款項撥付給裝修公司。
“這是我們公司推出的一項增值服務,只是針對清遠管理小區業主的試點,目前已經有一些業主選擇該項服務。”該負責人表示,與其合作的裝修公司是清遠本地一家大型房產中介的分支,除了客源保證外,供貨渠道與廠家合作,保證同樣的品牌產品有最大幅度的價格優惠,確保性價比。
■支招
該如何維權和規避風險?
裝飾公司關門,受直接影響最大的就是業主。作為消費者該如何去維權,保障自己的利益呢?
清遠市連江路某律師事務所的肖律師建議,付過定金的業主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來進行維權,但是對于已經破產的公司,財產執行可能是一個問題,即使業主勝訴也可能無法獲得相應的財產賠償。
他建議廣大的業主在選擇裝修公司時,還要多跑腿,多方考察選擇更好的裝修企業。主要從商譽、過往投訴情況、所用材料、工藝標準等方面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天下沒有無免費的午餐,消費者不要被有悖常理的‘低價套餐’吸引。業主在與裝修公司簽訂合同時,應該明確約定付款方式,可按照工程進度付款,從而降低風險。”
■記者手記
既要探索新模式更要完善監管機制
傳統家裝經過30年的發展,從一個分散、各種游擊隊爭霸到現今以企業為主體,推出設計、套餐制、整裝等多項綜合服務的現狀。裝飾行業成長成熟有目共睹。然而,最近,頻頻爆出各類套餐型裝修公司倒閉跑路的消息,嚴重傷害了裝修公司和業主及員工之間的信任,給家裝行業帶來沉痛打擊。
為了應對業主信任危機,除了清遠有企業試水第三方支付外,無獨有偶,湖南也有企業推出“淘寶版”裝修付款模式。即業主裝修款不直接給裝飾公司,而是放在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賬戶里,按照工程進度,業主同意付款,再有銀行分批付款給裝修公司,大大降低了業主的裝修風險。
事實上,“倒閉潮”的出現,也給行業帶來一定的反思。在過去缺乏有效監督、沒有第三方監督平臺的背景下,家裝行業常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有專業人士指出,重視消費者體驗,構建監督管理機制或成為未來裝修行業發展的新方向。家裝作為房地產下游產業,雖然市場容量大,但仍行走在傳統、粗放的道路上。和房地產相比,家裝行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有效部門監管和事前監管機制。如清遠目前尚沒有成立裝修行業協會,監管方面存在一定缺失。不管是施工過程、質量監管還是用戶體驗,行業整體透明度低,潛規則頻現,這都與缺乏監管息息相關。而且市場上都是大筆資金預付,一旦家裝公司破產,消費者基本上是投訴無門。
為防止同類現象出現,企業要建立良好的管控機制。同時樹立行業標桿,用產品和服務說話,以先進的生產模式和管理方式打造裝修產品,規范行業發展、進步。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