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險企公布的年報數據顯示,財險“老三家”2022年共攬保費9538.49億元,凈利潤437.11億元,“馬太效應”依舊明顯。
南都·灣財社記者梳理后發現,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凈利潤增速分化較為明顯。2022年,平安產險凈利潤下降45.2%,是“老三家”中凈利潤唯一負增長的公司,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兩家公司則同比均呈兩位數正增長。
此外,車險仍是財險“老三家”的主要利潤來源。2022年,財險“老三家”合計實現車險保費收入5704.5億元,車險承保盈利221.73億元,占總利潤的比重超過一半。其中,新能源車險表現亮眼,多家頭部大型險企看好新能源車險增長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非車險去年原保費收入占比均超四成,非車險業務占比提升,逐漸成為拉動總保費增長的動力。
“老三家”合計保費超9000億
凈利潤呈現“兩升一降”的態勢
年報數據顯示,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三家公司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9538.49億元,凈利潤437.11億元。
具體來看,2022年人保財險實現原保費收入4854.34億元,同比增長8.3%;平安產險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0.4%至2980.38億元;太保產險原保費收入為1703.77億元,同比增長11.6%。
與保費高速增長不同的是,財險“老三家”的凈利潤出現了高度分化。數據顯示,2022年人保財險、太保產險的凈利潤分別為265.47億、82.85億元,同比增長17.5%、30.4%;受承保利潤和投資收益下滑的綜合因素影響,平安產險實現凈利潤88.79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5.2%。

2022年財險“老三家”經營數據表/南都·灣財社制圖
承保利潤方面,2022年人保財險實現承保利潤100.63億元,同比增長456%。平安產險去年承保利潤由2021年同期的51.36億元降至-8.88億元。
從綜合成本率這一指標來看,2022年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的綜合成本率呈現同比下降的態勢,分別優化了1.9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至97.6%、97.3%;平安產險的綜合成本率則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至100.3%。
車險綜合成本率大幅優化
龍頭險企積極布局新能源車險市場
車險是財險公司的支柱型業務。數據顯示,2022年,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三巨頭”合計實現車險保費收入5704.5億元。
作為國內財產保險業的龍頭企業,人保財險去年機動車輛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711.60億元,同比增長6.2%;平安產險、太保產險車險保費收入分別為2012.98億元、979.92億元,同比增速6.6%、6.7%。
與此同時,財險“老三家”的經營效益也明顯提升。其中,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及太保產險去年分別實現承保利潤113.05億元、80.32億元、28.36億元,同比猛增69.4%、292.38%、163.32%。

2022年財險“老三家”車險經營數據表/南都·灣財社制圖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疫情限制車輛出行減少車險賠付支出,加之財險“老三家”不斷推進降本增效和理賠精細化管理等舉措,其車險業務綜合成本率大幅優化。
其中,人保財險的車險綜合成本率95.6%,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平安產險車險綜合成本率95.8%,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太保產險綜合成本率96.9%,同比降1.8個百分點,其中綜合賠付率68.5%,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綜合費用率28.8%,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
此外,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多家險企在年報中表示,新能源車險具有充足的增長潛力,適合加大布局力度。在2022年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副總裁于澤透露,中國人保正積極參與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的探索研發,承接了銀保監會自動駕駛方面的專屬產品安排,此前也推出了車電分離的新產品。
平安產險亦表示,未來將在新能源、無人駕駛等新的車險細分領域儲備核心技術,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
太保產險在年報中披露,2022年新能源車保費增速超過90%。太保產險總經理曾義表示,公司已經建立了專門的新能源汽車保險發展研究中心,2022年,公司的新能源汽車保險的市場占有率達到13.7%,高于公司整體車險市場占有率兩個百分點,業務成本也在逐步下降。
太保產險董事長顧越預計,未來兩年,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綠色保險將持續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非車險業務增速亮眼
品質管控任重道遠
在車險業務景氣度回升的同時,三大財險公司的非車險業務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人保財險非車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142.74億元,同比增長11.0%,占比44.1%,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平安產險非車險原保費收入730.56億元,同比增長24.7%;太保產險非車險保費收入723.85億元,同比增長19.0%,占比42.49%,提升2.6個百分點。

2022年財險“老三家”非車險經營數據表/南都·灣財社制圖
人保財險2022年前三大非車險險種即意健險、農險、責任保險。其中,農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20.54億元,同比增長22.0%;承保利潤24.19億元,有效改善盈利水平。但意健險、責任險出現了承保虧損的情況,人保財險意健險業務綜合成本率100.4%,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承保虧損3.5億元,但同比減虧16.02億元;責任險承保虧損最高,達31.53億元。
2022年年報顯示,平安產險保證保險實現原保費收入219.34億元,同比增長21.2%,但綜合成本率大幅上升40.2個百分點至131.4%,承保虧損90.13億元。
對此,平安產險在財報中解釋稱,保證保險業務虧損主要是因為經濟環境復雜,小微企業客戶經營困難增加,對其還款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而太保產險的非車險險種中,責任險、健康險和農業險等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其中,責任險、健康險、農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50.07億元、146.41億元、137.53億元,同比增長37.1%、20.0%、32.7%。其中,健康險業務綜合成本率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至101.6%,卻依舊虧損2.23億元。
由此可見,盡管財險“老三家”非車險保費增速可觀,但整體承保盈利情況并不理想,在非車險業務產品開發、品質管控、精細化管理等方面需進一步加強。
展望未來,中國人保副董事長、總裁王廷科表示,持續推進卓越保險戰略做深做實,優化產品服務,強化風險管理技術研發和平臺建設,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平安產險在年報中稱,從中長期來看,基于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發展動力,國家出臺的相關支持性政策發揮效力,以及平安產險以品質優先的積極主動的風險管控舉措,保證保險業務品質未來會回歸至正常水平。
顧越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太保產險的戰略主要是兩大目標:高質量經營和可持續發展。要實現這兩大目標需要聚焦三大重點:一是著眼于發展的可持續性,在不斷鞏固傳統優勢的基礎上,全面加強在綠色保險、科技保險以及“三農”保險領域的創新布局;二是著眼于有韌性,在持續加強既有能力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體系化能力建設;三是著眼于管理的系統性,在具有科技建設的基礎上,全面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的經營管理體系。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王蕾娜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